天天观速讯丨航天宏图获10家机构调研:公司研发的数字孪生教育行业产品,已经在本科类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中小学等用户领域进行推广(附调研问答)

2023-04-03 21:44:59     来源 : 同花顺财经

航天宏图3月3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3月21日接受10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作为国内卫星应用与运营服务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按照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交付模式的升级迭代,陆续推出了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行业应用服务以及云服务三条产品线。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PIE-Engine时空云计算平台,构建了智慧地球形态的空天信息孪生体,汇聚航天航空遥感、北斗导航、气象水文等多领域地球观测科学数据,面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用户、大中小型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时空信息多时相、全频谱、诸要素的综合分析与应用服务。同时,公司布局全产业链,“第二增长曲线”逐步展现强增长态势。公司业务模式从卫星应用产业链中下游向上游延伸演化,2021年7月全面启动了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建设计划,建设进程稳步推进,2023年3月30日“宏图一号”卫星星座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待卫星顺利在轨业务化运行,将为突破自主可控数据源瓶颈和云服务规模化推广提供天基能力支持。同时随着公司可转债的发行,推动了公司建设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应用服务平台进程,打破航空数据源外采的局限性,也为云服务和C端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应用服务平台融合多源卫星数据、航空无人机数据和地面多源测绘数据,打造空天地人网多维一体时空大数据感知体系,将动态时空数据与云储存计算资源相结合,为用户打造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互式、一体化、一站式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将不断革新公司提供数据服务的方式并提升整体数据服务能力,推广公司SaaS服务和终端应用。公司也将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商业雷达卫星星座,拥有完全自主可控航天航空数据源,业务覆盖卫星应用领域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 第二部分、提问与回答环节


【资料图】

问:航天宏图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研发出数字孪生产品,目前相关产品已经在哪些地方和领域投入应用?有哪些应用场景呢?

答:航天宏图PIE-MR混合现实孪生应用系统平台已经具备面向应用对象的混合现实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是一个开放式可拓展的功能型平台,能够将公司的遥感产品用MR的形式呈现。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文旅元宇宙、太空态势、教育3个方面在航天轨道领域,可以实现航天任务仿真、空间信息处理、预警分析应用、空间事件推演等功能,为空间任务的设计、运行、应用和测试提供专业的信息计算分析服务。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研发的产品也打开了文旅市场的新思路,公众对于文旅的新需求实质上是希望看到、触到、感受到与自己生活空间完全不一样的时空异域体验。混合现实技术产品可以提供多维的数字虚拟空间、创建跨越时空的数字资源(如名人和文物),目前我们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已实现了历史名人“复活”、经典事件复现等沉浸式虚实交互应用,后续也将持续结合业务需求研发新产品,挖掘并延伸文化价值,更好的赋能文旅产业。同时公司研发的数字孪生教育行业产品,已经在本科类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中小学等用户领域进行推广,应用场景旨在打造“一平台四中心”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基地,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训教学、通识类公共实践教学、体验科普教学、虚拟仿真研创教学等,解决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痛点难点。

问: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公司带来哪些机会?

答: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对下一步工作安排中提到“推进构建民商统筹、集约高效的卫星遥感系统,加强民用遥感卫星应用”。商用遥感数据是天然具备权属清晰特点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打开了遥感应用的商业化空间,我国遥感市场已整体迈入成长期。航天宏图常年深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领域,致力于将卫星遥感数据与实体经济结合,赋能各个行业。自身具备较强的数据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并随之形成相关产品。未来通过自主筹建的卫星星座+无人机的数据采集能力,可直接形成时空数据资源,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根据需求侧分析深度挖掘+数据组合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问:公司的中长期卫星星座规划预期为公司带来哪些方面优势?

答:“女娲”星座及自研无人机将为公司带来数据源优势,数据资源带动遥感云服务定制化与普适性提升,带动商业模式升级。 (1)我国商用、民用SAR卫星数据处于极度稀缺状态,2023年开始搭建的“女娲”星座能够填补国内SAR卫星数据空白,补全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谱段、全覆盖的遥感卫星体系,结合自研无人机,公司有望掌握空天地一体化探测能力,能够灵活多样满足客户需求,拓展卫星应用行业赋能范围。 (2)数据服务有望推动公司云服务业务发展,提升公司订阅制业绩增长。城市级遥感云服务已在鹤壁顺利落地,随着示范效应显现,结合营销网络推广,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陆续铺开城市级云服务业务。自有数据源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带来定制化数据资源,并结合深度挖掘和标准化模块产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有利于市场对公司服务的认可,带动公司从订单制向订阅制盈利模式升级。

问:公司布局无人机生产线的原因?

答:一是无人机可以提高数据更新能力。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对物理世界的数据更新有了更高精度、更高频次的需求,公司引入无人机获取数据,通过融合SAR卫星星座和无人机数据资源,构建“一网多中心”数据感知体系,给予公司适应未来的时空数据更新需求的能力,从多尺度、多维度高效、准确的获取现实世界数据,为建模与仿真提供优质数据源。二是外采无人机性能难以满足公司的精度、效率需求,自研把控生产质量,更具性价比。公司从自身业务需求出发,结合各应用场景经验,针对性地研发与公司原有软件系统耦合度高的无人机,可以提升整体作业效率与飞控一体化程度,高效的构建无人机数据采集与应用体系。

问:遥感数据属于数据要素么?

答: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遥感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作为一大类的数据要素,遥感数据的不同应用推动了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进程,例如在建设数字城市底座、城市治理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碳源碳汇管理、水务监测、气象服务、精准农林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和推进作用。另一方面,遥感数据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速融合,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架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加速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行业本身也在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各行业的耦合程度加深,逐步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自主研发的PIE系列卫星应用软件平台,面向政府、军队、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销售、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主要产品有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平台 PIE、北斗地图导航基础、软件平台 PIE-Map、遥感行业应用系统、北斗行业应用系统、系统咨询设计、数据处理加工服务、监测分析服务、信息挖掘服务。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遥感及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技术开发及服务的企业之一,已形成“核心软件平台+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稳定的商业模式,在基础软件平台、遥感行业应用与服务、军用导航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
国寿安保基金基金公司谭峰英
民生加银基金基金公司李君海、柳世庆
江信基金基金公司王伟
益民基金基金公司关旭、王勇
鹏华基金基金公司周书臣
中金公司证券公司刘中玉
信达证券证券公司张润毅、祝小茜
鸿道投资阳光私募机构韩啸锋
人保养老保险公司孙楠、李金阳、杨通、江军
中信资管其他郭羽

标签:

推荐文章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