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报!水润中国·关中问渠|沃野千里泾惠渠:“斗长”刘忠民的三两事

2023-04-09 18:09:12     来源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宋潇 李佳雨

二月末的泾阳县川流村,地里的麦苗已经探出了头。泾惠渠灌区石桥管理站的一名“斗长”刘忠民骑着电三轮、载着小洋铲出了门,走到地头渠口闸门处,拿起圆环状的钥匙开了闸门。这时,泾河水流经渠道、通过闸门汩汩进入田间。

川流村


(资料图片)

水从何处来?川流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不到十公里处,就是泾惠渠首。那里,泾河水入渠,再淌过干渠、支渠、斗渠、毛渠流入田间,如毛细血管一般遍布在灌区146.5万亩农田,世代滋养着这一方土地。

开闸“放水”

刘忠民清理渠道淤积

初见刘忠民时,他正在为一户村民开闸放水,放完之后便顺手拿着洋铲、沿着渠道,清理着渠里的杂物。

这里引泾灌溉的历史,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郑国渠。而后因河床下切,引泾渠口也不断上移,历代在郑国渠的基础上衍生兴建了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等。1930年—1935年,李仪祉先生在此基础上筹划建设了大型灌溉工程——泾惠渠。

按照郑国渠灌溉工程以及历代引泾工程的管理方式,支渠以下设有斗门,还有若干退水、泄水设施,每渠每斗设有渠长、斗长。现在的泾惠渠,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管理局。由国家专管机构与群众基层水管组织相结合实行分级管理:干支渠分段设水老,斗段设斗长,村设渠保,按亩征收水费,并进行水文气象观测。

“斗长”刘忠民

作为泾惠渠灌区的一员,“斗长”刘忠民要肩负着斗渠范围内的三个自然村、2000多亩地日常的“放水”、渠道维护等工作。哪家需要“放水”了、哪家的水出了啥问题……对他来说,都要亲力亲为。

数据显示,泾惠渠灌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为辅,累计生产粮食260多亿公斤,灌区以占全陕西省2.4%的耕地,生产出占全省5.8%的粮食,被冠以“关中粮仓”之美称。

“三五分钟就能赶到”

刘忠民骑着电三轮去放水

“我们这个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晚上也会出来放水。”在刘忠民家门口的墙上清楚留着他的电话号码,避免自己不在家时村民们联系不上他。“只要一个电话,三五分钟就能赶到。”他说,虽说并不是24小时守在田间,但如果谁有需要,不管在干啥,他都会及时赶到。

回想起刚当上“斗长”时,刘忠民也对这份工作并不陌生。

小时候,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斗长”,那时的他觉得,父亲的工作是极好的,可即便是如此,他也不曾想过自己将从父亲手中接下这个担子,而且一干就是30年。他说,父亲也曾告诫自己,虽说简单,这份工作也是很辛苦。回忆起父亲曾经的叮嘱,他说:“(那时父亲说)不要怕辛苦,要认真把这个工作做好,不能给哪家少放了。”

33岁时,一直在家务农的刘忠民成了“斗长”,如今,在奔走在田间地头管水、放水的他已经年过花甲,却依旧干劲十足。

临近黄昏的川流村,泾河水流经泾惠渠蜿蜒流进田野,刘忠民和几位村民在田埂处清理着毛渠边的杂草。人、渠、水交相辉映,在关中平原的沃野千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标签:

推荐文章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