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中见“大”的光影力量-每日速看

2023-05-13 13:38:02     来源 : 杭州网

浙江宣传消息 大约从10年前起,关于“微电影迎来春天”的话题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热度。直到如今,微电影展现出来的发展潜力依然让人惊叹。

像是不久前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一些媒体、视频网站就推出了不少微电影作品。比如,央视新闻出品的《一个人和三百人》,中国青年报等出品的《小挣青年》等。

据统计,如今全国每年举行的微电影节、微电影奖、微电影评选活动有300多个,微电影年产量超过10万部。在浙江,微电影的创作也是如火如荼。无论是已连续举办七年的浙江省微电影评选活动,还是走过四届的“玉琮杯”,都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创作者的热情参与。


【资料图】

实际上,微电影既不在院线上映,也无法产生票房。不禁要问,既然如此,那么它那持续的创作热度从哪来?这束光影力量,又如何做到“微”中见“大”?

有人说,电影最初的面貌,就是以微电影的形式呈现。比如,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执导的《火车进站》,只有短短50秒;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时长也不过30分钟。

说其“微”,是因为“微电影”这一概念,是“微时代”的产物,伴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而兴起。

此外,微电影以“三微”见长:微投资,创作阶段的资金投入大多在几千元至数万元之间;微时长,一般在几分钟到半小时;微制作,生产周期比较短,不少微电影几周之内就可完成。

在时间和成本极大浓缩的“先天条件”下,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并没有输,而是以精彩的剧情设计和创意的叙事策略,表现出自身的特质和风格。也就是说,微电影究竟“不微”在何处?

用小人物传递出大温暖。这类作品宛如冬日里的一杯“热可可”,温暖人心。比如,《月英的婚事》讲的是一位农村女孩带着瘫痪的前夫去改嫁,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承诺;《谢谢参与》讲述了西部支教的老师与学生因为一首歌拉近距离,彼此参与、共同成长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善良、淳朴的光芒。

用小故事迸发出大力量。这类作品仿佛一杯“烈酒”,看了之后让人感觉“后劲很大”。比如,共青团中央与知乎联袂推出的《重逢》,以一段普通老人的旅程,揭开一位戍边青年的壮烈人生,很多网友“看一次泪目一次”。

用小视角折射出大社会。这类作品可比作一杯“绿茶”,茶叶旋转间,激发着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像作品《我的影子朋友》,洞察父母们总是试图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让“影子教育”成了套在孩子身上的一把“枷锁”,使不少家长陷入沉思。

此外,与院线电影相比,微电影在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等方面,有着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又引得一批拥趸者蜂拥而至,尤其吸引了许多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和小型影视工作室,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享受乐趣。

“如果你连两层楼的房子都盖不好,也不用想去盖三十层的高楼。”导演宁浩曾说,拍摄微电影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更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成为职业导演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在影坛大放异彩的中生代与青年导演,大多也是从拍摄微电影起步。因而,这一领域尤其适合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练兵”。

看了吴京导演的微电影《我的战场》,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拍《战狼》系列;又如导演文牧野执导微电影《Battle》并在青年电影展上崭露头角,为后来拍摄《我不是药神》打下了基础。可见,微电影的一项重要功能,就在于发掘、培育影视人才。

同时,微电影也让影视新技术得以“小试牛刀”。比如由浙江博采传媒打造的科幻短片《诞辰》,全片采用虚拟技术制作,去年在全球电子传媒界最负盛名的美国广播电视展上一展风采;而对于大银幕影片,微电影还有一定“孵化”作用。像是电影《大鱼海棠》,原本是一个7分钟的动画,通过“二次开发”被改编成院线电影。

正如有专家说,“微电影就像一个试验田,或是创作者的试金石。很多人先把自己的IP和故事拍成微电影,如果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认可,就会吸引‘伯乐’做出成熟的电影。”

不可否认,现如今的微电影行业,虽看似红红火火,实际仍存在不少痛点。

比如,品质良莠不齐,有的微电影广告植入生硬,有的说教意味过浓,有的只是肤浅呈现,没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又如,有的微电影大赛评选以自娱自乐为主,作品局限在小圈子里打打分,没有用大众眼光来评一评,传播效果相对有限;再如,该领域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规范的审查机制,版权保护力度也不够。这些,值得继续探索。

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越短越难》的文章,坦言“长的文章好写,短的文章不好写”。事实上,微电影也是如此,微言寥寥何以显大义,小波徐徐何以汇聚成海?笔者认为,微电影要释放更大“微”力,有四句话很关键。

“草根”门槛,“精英”路线。每一个故事的诞生,都应该像“飞鸟”珍惜羽翼一般细腻。尽管微电影门槛低,但要想故事拨人心弦、引人共鸣,必须坚持创作精神,在内容的优质化、商业模式的专业化上不断发展,做到源于草根,不止于草根。

多元形态,“黏住”受众。微电影要实现流量与商业价值的转化,需要创新形态,主动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在短视频端,可以尝试创作更多竖屏微电影,选取适合小屏表现的场景内容,优化观看体验。

也可以效仿国外的短片电影集《十分钟年华老去》等,请不同导演围绕一个主题各自创作,以故事集的形式放大传播效应。

“链接品牌”,衍生价值。在不断精进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需要将作品的功能价值、品牌的理念价值,自然地融入故事情节中,从而解锁更多可能,开发更多附属产品。此外,还可以利用导演、演员的自身名气,打造出类似于传统电影中的“谋系列电影”和“冯氏贺岁剧”这种“专属”品牌,用借力来增强影响力。

制定标准,提升品质。随着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分账剧等影像内容“瓜分”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也对微电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应“支棱”起来,在时长、成本、制作步骤、内容审核等各方面探索制定一套科学标准,带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才华是阻挡不了的,是精品一定会“发光”。微电影要真正成为站稳影视行业未来的风口,就需要立足“微言大义”四字,做到每一帧都精益求精,每一秒都打动人心,形“微”而神“不微”。

标签:

推荐文章

最新资讯